BLOGS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

这段时间读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开始完全是蹭着热度去读的,也可以说是抖音的后遗症。而对于这个题目可能会引起我的注意,正如我对哲学有着一点微弱的追求。这本书可以说是思想与行为的辩证,在哲理的至高点俯瞰人性,但也不完全是,他不局限于某一人,某一事,而是从生活中,折射出通俗易懂的道理,令人折服。就好比人与环境,人是“环境”的基石,“环境”是人生存下去的条件,而人只能适应“环境”却不能去改变它。此书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自身的60大弱点,才让我对人性二字有了些许认知,正如“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不断改造自己”,而也从一些平常小事去反证人性,浅显易懂的展现给读者一些建议,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正如“认清人性的弱点,当我们办事的时候针对弱点下手,就会事半功倍。这弱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不是自己的”。漫漫人生路,在认清来路的同时,更清楚自己在面对怎样的未来。

而“真诚的欣赏与赞美他人”,我想不止是一个人社交与能力的展现,更是一个人思想高度的彰显。而随着社会的轮回,胜似“百家争鸣的”时代,我想这种赞美应该是建立在欣赏之上,从来都不缺口才泛泛之辈,唯独缺少走心之人。“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促使他人去做任何事情-----给他想要的东西”,而又有多少的心甘情愿,是啊,“在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别忘了为人间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友谊小火花会燃烧友谊的火焰”,这些鸡汤式的言语,细细品来,不禁让人会心一笑,这其中真意我想会使人更加坦然处世。

“人就说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会去责怪自己”也许这句话我们并不陌生,而且经常用到,只是我们将其稍作改动之后变成“他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看似细微的差别,可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当你说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正指着在说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究其病源,人们之间缺少理解和宽容。站在别人的角度审视自己是需要理解和宽恕别人的素质和修养的,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和抱怨别人。

“如何让他人想你之所想”卡内基引用苏格拉底想信众一再强调的: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这是一句悖论,但这句悖论的价值在于教会我们如何避免树敌。无论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与他人意见向左的情况,“有时候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之间转变想法,并对此毫无抵触。然而被人指出错误的时候,拒绝改变。我们毫不在意自己价值观如何莫名成型,却在被他人质疑之时徒增感性。珍贵的并非价值观,而是受到威胁的自尊心“。要是想好给别人挑毛病,那么你就要比所有人都聪明,但不要告诉他们这一点。

约翰.杜威曾言:“人性中最深层,最本质的动力是对于重视的渴求”。而在这本书给出了人对重视的渴求以及倾听的重要性。就我个人而言,重视不是喧哗夺宠,而是相互的给予。而学会倾听,是一种尊重,一种给予,一种高素质的表现,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人人都希望是发言者,那谁又会去当你的观众,倾听看似简单,可最基本的耐心就会让很多人望而止步。所以倾听是考验也是对自己的挑战。

我觉得读书是以别人的故事,去读懂自己的人生,而当我们品尝那一字一句之时,彷佛读懂了作者的心境,也或者读懂了自己的疑惑,不自觉的想起自己的经历,看透往事的本质,对未来路上的准备。我想这应该是读书的乐趣吧,而我也很喜欢这种感觉。

这本书它不是在言人际交往的技巧,而是在实例中让我们明白什么是人性。很感谢公司有这样一个活动,尽管对这本书理解的很浅显,有些东西表达的不是很清晰,我觉得有时间值得细细品尝。但是给我的启发就是准备好了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