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漫谈中国文化》随笔

读书的意义在于如何读懂它,从而让自己或快乐、或感悟、或若有所思、或激情澎湃.....自从离开校园,已经不怎么读书了,多年来一直都陷入在繁杂的工作和生活中,似乎也已经忘却了读书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公司7月组织了读书活动,赶紧从书柜里翻出了好些年前一直没有看完的南环瑾老先生的《漫谈中国文化》,也想从中再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和指引。

《漫谈中国文化》是南老在太湖大学堂应邀就金融、企业、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所做的三次重要讲话内容的辑录,南老以资本为题,开篇即幽默的指出“在社会上做事情,攻击人家犯罪的就两件事,一个是男女关系,一个是钱。” 用他其独特的“南氏风格”和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南氏语言”,从《管子》、《货殖列传》、《食货志》、《古今图书集成》等中国古代典籍里的财货观切入,结合自己的亲生经历,讲述了近一个世纪中国金融、企业、文化演进的“另类史”。一句“不虞之誉,求全之毀”贯穿全篇,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恭维,也会被人苛求的诋毁,为人处世,难得做到不为虚名名利患得患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太湖大学堂听课的不乏很多有名的学者、银行家、企业家、院长等等,谈及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古文化中的诸多哲理名句都能成为大家做企业、搞经济、或做政治思想工作的教育原则。摘录其中南老推崇的几句古文出来,也是可以加深自身的理解。

“顾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是作为企业家或政治家很好的管理原则,最下等的管理方法是“与之争”,与民争利,与企业争利,上下争利,反而忘记了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

“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尤其对于现在的初创企业或者处于成长期的小微企业,时刻要跟上时代,洞察时代的变化,看清时势、机会,All in在企业核心力的建设和发展上。如此,即使出现了失误和偏差,也是概率很小的,更重要的是大家齐心协力,互相鼓励,切莫出现问题互相指责,害怕承担责任。

“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讲管理就要会用人,更好的发挥人才优势的力量,是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主要矛盾,“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中国古文化的历史发展了几千年,其内涵博大精深,如果真的理解其中含义的奥妙,也是会带给我们无限的乐趣和遐想,想起最近教麦麦古诗《鹅》,反反复复的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好像某一时刻突然领悟了这首诗的含义,觉得这首诗好棒,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好美,我们的生活也应该是如此的。自从参加工作以来,这应该是最好的一次阅读了,如同对大家的鼓励一样,以后还是要花一点时间继续保持愉悦的阅读,享受阅读的幸福时光!